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tc.people.com.cn/n1/2019/0510/c183008-31076826.html"
原標題:手機AI不只是“拍照美顏” 5月8日凌晨,一年一度的谷歌開發者大會拉開帷幕,“AI”依舊擔任主角。自2016年公司宣布由“MobileFirst”轉向“AIFirst”后,谷歌發布的AI場景應用似乎就一年比一年“缺乏驚喜”,然而,這也意味著這項技術已逐漸“走下神壇”,走入了尋常百姓家。 據了解,今年谷歌除繼續讓AI在手機拍照及語音交互方面“大展拳腳”外,還對外描述了這項技術在智能設備中應用的更多可能性,比如視覺化搜索、微表情識別以及為不同用戶發出的同個指令提供差異化反饋等等。 以視覺化搜索為例,通過將手機鏡頭、谷歌搜索、AR技術及大數據系統結合起來,谷歌能在為用戶提供高質量搜索服務的基礎上,以更加多維的方式呈現出搜索結果,并基于用戶需求為他們智能地“劃重點”:這一改以往手機用戶從互聯網上單向獲取信息的方式,使得手機“數據大腦”能夠借助AI在不傷及隱私的情況下深入參與到用戶獲取信息的各個階段,幫助用戶便捷、高效地獲取信息,完成人機交互。此外,借助機器學習技術,智能設備還能通過手機鏡頭“讀懂”語言障礙人士的微表情或細微動作,幫助他們“開口說話”。 對比之下,國內部分廠商對手機AI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圖像識別”及“語音識別”兩項基礎功能上,對其他手機技術的深度應用重視程度不足。舉例來說,依托于深度學習及大數據統計等相對成熟的人工智能技術,華為、小米、OPPO及vivo等品牌已陸續研發出具備AI智能圖像識別功能的手機產品,支持鏡頭在捕捉到特定對象時能根據不同的場景信息,智能切換“藍天”、“食物”、“舞臺”、“人像”等濾鏡方案。 根據商湯科技SenseTime聯合艾瑞咨詢發布的《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手機行業研究報告》(下稱《報告》),當下國內用戶認知度最高的手機AI應用仍為人臉解鎖、語音助手兩種,AI智慧美顏、智能光線、AI背景虛化等搭載圖像識別技術的功能亦受到國內用戶的青睞,并越來越成為各廠商競逐的焦點。此前,國內部分手機品牌圍繞“拍月亮”、“拍銀河”等相關的鏡頭算法方案展開唇槍舌劍,卻被質疑“用力過度”,是“手機AI發展思路的集體跑偏”。有學者表示,AI識圖僅為手機AI的基礎應用之一,在智能語音助手、系統智能優化、AR、游戲AI等較深度、更符合用戶期待的手機AI領域,國內多數廠商的布局仍是一片空白。 目前,谷歌所開發的Android系統及蘋果所開發的IOS系統在AI語音助手方面已取得較高成就。以GoogleAssistant為例,目前其無需接收“HiGoogle”指令就能自動被激活,響應速度比以往提高了10倍不說,還能在離線情況下跨App進行多任務處理,流暢速度和識別準確率甚至比蘋果系統運行的siri更加出色,部分國內廠商開發出的語音助手在技術及運行層面與之亦有一定距離。 然而,現階段谷歌發布的多項手機AI仍在測試階段,其運行穩定性和流暢度仍待驗證。但不可否認的是,公司在手機AI方面的探索領先于國內部分廠商一大步,其技術發展路徑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報告》顯示,到2022年,搭載AI功能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占比將從2017年的不到10%提升到80%,年銷量也將突破13億部。因此,廠商應該認識到手機AI是“下一個十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而今后AI在手機產業中滲透,廠商也絕不只有“AI美顏”一種功能可以挖掘,智能語音助手、表情識別等AI深度領域正待發力。(責編:趙超、楊波)
關鍵字標籤:耶魯電子鎖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