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m.elecfans.com/article/1195133.html"
(文章來源:動脈網)銀灣細胞(InOneCell)的CEO兼創始人林巍博士告訴動脈網,最初接觸到單細胞測序是在2014年。彼時,BulkRNA測序還是細胞活檢組織轉錄組研究的主要手段,通過將組織中RNA釋放出來,然后進行全轉錄組的高通量定量檢測。2012年美國上市公司Fluidigm推出了C1系統,96個單細胞腔體的Smart-SeqcDNA建庫解決方案,使得對96個細胞進行RNA測序和定量成為可能。我有一種強烈的直覺,對于成千萬上億的細胞而言,僅取96個采樣細胞測定來描述細胞特性是有局限的,但有精細的檢測已足夠令人興奮,一旦細胞通量提高到成千上萬,那么單細胞測序的應用場景就會有無限可能。2016年,10xGenomics推出了首款單細胞高通量測序儀器Chromium,從設備層面實現了單細胞高通量cDNA建庫。該企業在Nasdaq上市,目前是單細胞基因測序領域的旗艦企業,2020年初市值曾高達100億美元。同時期,林巍博士所在實驗室也啟動單細胞測序項目開發,并與合作者陸續發表了基于液滴高通量單細胞技術框架應用的相關研究論文。創立銀灣細胞之前,林巍是清華大學計算機生物學博士,隨后在美國國立衛生院癌癥研究所擔任博士后,曾先后擔任美國財富500強政府咨詢公司SAIC資深研究員,冷泉港功能基因組實驗室資深生物信息專家,并且在德州達拉斯貝勒醫學中心免疫研究所課題組主任(獨立PI)。他曾在《Nature》《Science》《Cell》等頂級雜志中以主要參與人身份發表多篇論文,是單細胞系統開發和應用專家。團隊另一技術核心成員王春明博士是林巍博士貝勒醫學中心免疫研究所博士后,在生物信號檢測、微流控芯片技術實施,二代深度測序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開發等領域有著多年的研究經驗。更重要的是,來自于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光電跟蹤與測量領域多位資深專家和高級工程師加入了團隊。經過短短一年的嘗試,林巍博士團隊的單細胞設備研發就取得階段性成果。與此同時,團隊還發表了單細胞轉錄組智能識別論文,并啟動腫瘤單細胞圖譜計劃,2019年6月,推出了首款高通量、多通道檢測的單細胞cDNA自動化建庫設備樣機,林巍博士與包括希望之城轉化基因組研究所、Scripps研究所、索爾克研究所、上海交大仁濟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的國內外多家知名科研和臨床機構建立了深度合作。近年來,單細胞測序和研究課題快速增長,數據顯示,2019年,Pubmed中已發表1338篇科學文獻,相較于2018年的661篇,同比增長102.4%。但單細胞測序試劑、耗材、技術服務等價格居高不下,以10xGenomics為例,一個單細胞組織樣本的數據產生服務費為2萬-4萬,數據分析較數據產生難度更高,服務費支出也更大。如果將數據產生服務費降到1萬以下,單細胞測序市場必然會快速膨脹,達到市場可支付的水平。一個強大的新檢測技術就好比一個小孩子得到了一臺顯微鏡,如果不是成本限制,他會把沙粒、樹葉、小蟲這樣的東西都放在顯微鏡下看看以滿足人們強大的好奇心。林巍博士表示,國內單細胞測序企業的產業布局目前是,大量第三方科研服務商采購設備,再向其他科研單位提供專業復雜的單細胞測序服務。
關鍵字標籤:兒童洗鼻器
|